健康養身★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有位健身的朋友在愛健身公眾號後台留言:「我全身都瘦了,為什麼肚子上的脂肪減不下去?」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首先,我們要知道脂肪的堆積是全身性的,只是有的部位堆積的快一點,有的部位堆積的慢一點。

一般男人腰腹部脂肪堆積的最快,而女人臀部、小腹及腰部堆積脂肪最快,然後才是四肢。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因此,減肥也是全身性的。但是,減肥的效果卻恰恰相反,四肢減的最快,腰腹和臀部減的最慢。

所以,當你身體其它部位都瘦了,而肚子上頑固的脂肪,還是需要繼續花時間堅持練下去,並消耗掉。

在這裡推薦一份「減肚子」最有效的訓練方法。

方法很簡單,就是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,具體如下:

步驟1:跑步10分鐘(熱身)+仰臥舉腿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2:跑步3分鐘+徒手深蹲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3:跑步3分鐘+俯臥撐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4:跑步3分鐘+仰臥卷腹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5:跑步3分鐘+徒手箭步蹲左右各25-3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6:跑步3分鐘+平板支撐1分鐘左右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7:跑步3分鐘+蹬上反屈伸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8:跑步3分鐘+坐姿收腿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9:跑步3分鐘+俯臥兩頭起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步驟10:跑步3分鐘+仰臥交替卷腹左右各30-50次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以上10個步驟都是用最簡單實用的練習動作,無需任何更多健身設備。不過在做以上訓練時,需要嚴格注意以下幾點:

1、有氧運動不僅可以跑步,還可以選擇跳繩、原地跑步等。跑步速度男生控制在7-9千米/小時,女生速度控制在6-8千米/小時。

2、練習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全套動作訓練,或者選擇6-8個動作。當然,做的越多,減肚子的效果也會越好。

3、在做各個練習動作是,建議儘可能的多做,能做50次,絕不偷懶做30次。做動作的過程中,也可以適當的休息3-5秒,以保證能夠堅持下來。

4、運用這套方法每週至少鍛鍊3次,每次鍛鍊時間在60分鐘左右。堅持2個星期,練8次你就可以看到效果。堅持練6周以上,效果就更不用多說了。

最後,飲食上給一些建議:

這個也很簡單,只需要記住控制晚餐食物的攝入,採用適當減少晚餐食物的攝入量和種類,主要吃蔬菜、水果,可以適當吃點肉,嚴格控油,減少澱粉類的食物攝入。

為什麼肚子上的肉最難減?

(圖片翻攝自toutiao)

這裡舉個例子,如果晚飯吃兩碗飯,那麼建議現在吃一碗飯或者吃半碗,其它的多吃蔬菜和水果。而對於早餐、午餐正常吃即可。

看完後,趕緊開始吧。減肚子上的贅肉也可以用這個方法,練2個星期就可以看到效果!

via toutiao

相關推薦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】年僅22歲的歐歐,在一次經期正常結束後的5天卻「又來了」,但這次經血量暴增,夜用衛生棉包不到一小時就要替換,甚至出現類似燒仙草的血塊。起初前往婦產科檢查,發現出血與婦科疾病無關,轉診至大醫院抽血,才驚覺白血球數量高出正常人8倍,並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(AML)。所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黃盈淑報導】本身不抽菸的63歲梁先生,由於是兩棲蛙人退伍,身體相當硬朗,10年前因突然左胸痛,在金門當地醫院檢查再轉診至台灣,醫師確診為肺癌末期,當時已轉移到肋骨,腫瘤大小為4公分,後至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接受治療,以螺旋刀放射治療加上標靶藥物,局部精準打擊,達到局部控制及提高抗癌免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】小酌恐無法預防中風,反而增加風險!中國和英國團隊針對50萬中國人的研究顯示,每天喝1-2杯酒,會增加中風風險10-15%,牴觸過去「每天少量飲酒可預防中風」的觀念。劍橋大學博士Stephen Burgess指出,中風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,民眾應適量飲酒。少量飲酒有保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】 眼睛為靈魂之窗,良好視力有助學習效果,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在此呼籲,遠離3C來防盲,戶外活動眼安康,並提供「護眼123,遠離近視好簡單」給家長們,期待家長「視」在必行!近視無法回復 高度近視有併發症近視是疾病,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,據醫學研究顯示,年紀越小近視,度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